成语大全
首页
所有成语
搜索
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
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yī
běn
zhèng
jīng
一
本
正
经
感情色彩: 褒义词
【解释】: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出自】:晋·葛洪《抱朴子·百家》:“正经为道义之渊海,子书为增深之川流。”
【示例】:他说话从来都是~,不苟言笑。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对事的态度
近义词
正色庄容
道貌岸然
不苟言笑
作古正经
义正辞严
郑重其事
事必躬亲
反义词
摇头晃脑
嬉皮笑脸
不伦不类
吊儿郎当
油腔滑调
油头滑脑
插科打诨
油嘴滑舌
不三不四
嘻皮笑脸
打情骂俏
吊尔郎当
非驴非马
拿班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