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首页
所有成语
搜索
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
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yī
tǒng
tiān
xià
一
统
天
下
感情色彩: 褒义词
【解释】:天下:指全国。原指统一的国家,现多指某一地区或某一机构不贯彻上级意图而形成的独立王国。也泛指为少数人所霸占的某一领域。
【出自】:《公羊传·成公十五年》:“王者欲一乎天下。”又,《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示例】: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 <br>◎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
近义词
独立王国
一齐天下
金瓯无缺
反义词
政出多门
四分五裂
豆剖瓜分
半壁江山
残山剩水
铜驼荆棘
自立门户
一盘散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