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首页
所有成语
搜索
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
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bù
xiū
biān
fú
不
修
边
幅
感情色彩: 褒义词
【解释】:边幅:布帛的边缘,比喻人的衣着、仪表。原形容随随便便,不拘小节。后形容不注意衣着或容貌的整洁。
【出自】:《后汉书·马援传》:“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北齐书·颜之推传》:“好饮酒,多任纵,不修边幅。”
【示例】:他又~,穿着一件稀烂的直裰,靸着一双破不过的蒲鞋。 <br>◎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五回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不注意仪容、衣着
近义词
不事边幅
乱头粗服
吊尔郎当
不护细行
蓬头垢面
吊儿郎当
不顾外表
鹑衣百结
不衫不履
囚首垢面
拓落不羁
衣衫褴褛
不拘小节
反义词
衣冠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