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首页
所有成语
搜索
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
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gāng
bì
zì
yòng
刚
愎
自
用
感情色彩: 贬义词
【解释】:愎:任性;刚愎:强硬回执;自用:自以为是。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其佐先穀,刚愎不仁,未肯用命。”《尚书·仲虺之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示例】:他想起李玉亭所说荪甫的~来了。他决定了主意不跟着荪甫跑了。<br>◎茅盾《子夜》十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十分固执自信
近义词
我行我素
怙恶不悛
自以为是
一意孤行
深闭固拒
独断专行
师心自用
固执己见
反义词
博采众长
从谏如流
虚怀若谷
从善如流
低眉顺眼
低眉折腰
百依百顺
博采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