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首页
所有成语
搜索
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
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wēi
zài
dàn
xī
危
在
旦
夕
感情色彩: 贬义词
【解释】:旦夕:早晨和晚上,形容时间短。形容危险就在眼前。
【出自】:《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
【示例】:现在桂林又~,柳州也将不保。 <br>◎闻一多《组织民众与保卫大西南》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十分危险
近义词
危如累卵
危如朝露
朝不保夕
危若累卵
千均一发
九死一生
大厦将倾
生命垂危
险象环生
命若悬丝
险象迭生
累卵之危
在劫难逃
亡在旦夕
间不容发
气息奄奄
千钧一发
岌岌可危
摇摇欲堕
枕戈待旦
弹尽粮绝
奄奄一息
朝不虑夕
一发千钧
厝火积薪
反义词
如火如荼
安如泰山
高枕无忧
高枕而卧
安然无恙
安如磐石
安然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