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首页
所有成语
搜索
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
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fā
hào
chū
lìng
发
号
出
令
感情色彩: 褒义词
【解释】:同“ 發號施令 ”。《礼记·经解》:“發號出令而民説謂之和,上下相親謂之仁。”《史记·苏秦列传》:“今 趙 之攻 燕 也,發號出令,不至十日而數十萬之軍軍於 東垣 矣。” 唐 韩愈 《贺册尊号表》:“發號出令,雲行雨施,可謂妙而無方矣。” 明 李东阳 《重建成都府学记》:“且今之爲政者,必有堂宇以爲發號出令之地。”
近义词
发号令
发号施令
发号布令
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