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首页
所有成语
搜索
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
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wěi
mǐ
bù
zhèn
委
靡
不
振
感情色彩: 贬义词
【解释】:委靡:也作“萎靡”,颓丧。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
【出自】: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失。”
【示例】:无精打采地喘了一口粗气,然后象个病人一样~地站在那里。 <br>◎曲波《林海雪原》一七
近义词
萎靡不振
鸠形鹄面
暮气沉沉
灰心丧气
面黄肌瘦
颜色枯槁
昏昏欲睡
半死不活
老气横秋
反义词
精神焕发
发愤忘食
发扬蹈厉
慷慨激昂
玉树临风
容光焕发
中流击水
精神抖擞
气宇轩昂
神采飞扬
朝气蓬勃
中流击楫
斗志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