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首页
所有成语
搜索
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
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suǒ
xiàng
pī
mǐ
所
向
披
靡
感情色彩: 褒义词
【解释】: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
【示例】:遂与其友鲜伯等百余人,直犯秦阵,~,杀死秦兵无算。 <br>◎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六回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
百战不殆
所向风靡
兵不血刃
长驱直入
一往无前
所向无敌
节节胜利
势不可当
势如破竹
当者披靡
百战百胜
所向皆靡
兵强马壮
反义词
节节失利
弃甲曳兵
噩耗连连
风声鹤唳
溃不成军
强弩之末
屁滚尿流
望风披靡
节节败退
畏缩不前
兵败如山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