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首页
所有成语
搜索
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
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yǎn
ěr
dào
líng
掩
耳
盗
铃
感情色彩: 贬义词
【解释】: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出自】:《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示例】:硬把汉奸合法化了,只是~的笨拙的把戏。 <br>◎闻一多《谨防汉奸合法化》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近义词
欺人自欺
弄巧成拙
掩目捕雀
掩鼻偷香
盗钟掩耳
自欺欺人
塞耳盗钟
一叶障目
反义词
开诚布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