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首页
所有成语
搜索
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
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hàng
xiè
yī
qì
沆
瀣
一
气
感情色彩: 贬义词
【解释】:沆瀣:指唐时的崔沆、崔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出自】:宋·钱易《南部新书·戊集》:“又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谭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示例】:皓东的敏锐活泼,和胜佛的豪迈灵警,两雄相遇,尤其~。 <br>◎清·曾朴《孽海花》第十四回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近义词
通同一气
串通一气
同流合污
狼狈为奸
臭味相投
朋比为奸
猫鼠同眠
狐群狗党
浑然一体
反义词
志同道合
自命清高
精诚团结
择善而从
肝胆相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