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首页
所有成语
搜索
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
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shén
sè
zì
ruò
神
色
自
若
感情色彩: 褒义词
【解释】:自若:如常,象原来的样子。神情脸色毫无异样。形容态度镇静。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文王曰:‘嗣宗毁顿如此,君不能共忧之,何谓?且有疾而饮酒食肉,固丧礼也。’籍饮啖不辍,神色自若。”
【示例】:裘副主委一个个听汇报,手在小本子上作记录。现在他~,脸上已一点也没有不自然的神情了。 <br>◎徐迟《真迹》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
不慌不忙
从容不迫
泰然自若
谈笑自若
面不改色
神意自若
反义词
怛然失色
胆战心寒
胆破心寒
手脚无措
百感交集
惊慌失措
呆若木鸡
手足无措
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