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首页
所有成语
搜索
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
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wěn
rú
tài
shān
稳
如
泰
山
感情色彩: 褒义词
【解释】: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出自】: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示例】:武后恃有高关,又仗武氏弟兄骁勇,自谓~,十分得意。 <br>◎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
近义词
固若金汤
安于盘石
坦然自若
纹丝不动
指挥若定
安如盘石
坚如磐石
岿然不动
坚不可摧
安如磐石
牢不可破
坚如盘石
反义词
危如累卵
风雨飘摇
一触即溃
危若累卵
大厦将倾
岌岌可危
惊慌失措
惶恐不安
上蹿下跳
慌慌张张
担惊受怕
草木皆兵
慌手慌脚
摇摇欲坠
一发千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