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首页
所有成语
搜索
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
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zì
zuò
zì
shòu
自
作
自
受
感情色彩: 贬义词
【解释】:自己做了蠢事坏事,自己倒霉。
【出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僧问金山颖:‘一百二十斤铁枷,教阿谁担?’颖曰:‘自作自受。’”
【示例】:他这会子不说保养着些,还要捉弄人;明儿病了,叫他~。 <br>◎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一回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近义词
自投罗网
咎由自取
惹是生非
搬砖砸脚
自做自当
自取其祸
作法自毙
自食其果
作茧自缚
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自掘坟墓
玩火自焚
自坠陷阱
自取其咎
自讨苦吃
自讨没趣
自取亡灭
引火烧身
反义词
自惭形秽
自得其乐
嫁祸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