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首页
所有成语
搜索
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
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yán
bù
yóu
zhōng
言
不
由
衷
感情色彩: 褒义词
【解释】:由:从;衷:内心。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指心口不一致。
【出自】:《左传·隐公三年》: “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杨伯峻注:“人言为信,中同衷。”
【示例】:旋复下一通令,洋洋洒洒,约一二千言,小子因他~,不愿详录。 <br>◎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二十八回
近义词
口是心非
阳奉阴违
口蜜腹剑
甜言蜜语
有口无心
心口不一
叶公好龙
言行不一
两面三刀
口口声声
言不由中
反义词
言之有信
由衷之言
言为心声
言衷之词
情词恳切
表里如一
心口如一
肺腑之言
言行一致
出自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