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首页
所有成语
搜索
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
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tān
xiǎo
shī
dà
贪
小
失
大
感情色彩: 贬义词
【解释】:因为贪图小便宜而失掉大的利益。比喻只谋求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的利益。
【出自】:《吕氏春秋·权勋》:“达子……使人请金于齐王,齐王怒曰:‘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与燕人战,大败,达子死,齐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国,相与争金于美唐甚多。此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
【示例】:这叫做“~”,所以为人切不可做那讨便宜苟且之事! <br>◎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
近义词
舍本从末
得不偿失
舍本逐末
杀鸡取卵
因小失大
反义词
因祸得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