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首页
所有成语
搜索
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
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zhǐ
gāo
qì
yáng
趾
高
气
扬
感情色彩: 贬义词
【解释】:趾高:走路时脚抬得很高;气扬:意气扬扬。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出自】:《左传·桓公十三年》:“举趾高,心不固矣。”《史记·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示例】:但是那种~的神情总嫌有些不够大方罢。 <br>◎闻一多《复古的空气》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近义词
趾高气昂
气宇轩昂
不可一世
得意洋洋
大模大样
自以为是
目空一切
耀武扬威
自命不凡
足高气强
洋洋自得
踌躇满志
眉飞色舞
大摇大摆
扬眉吐气
自鸣得意
得意扬扬
沾沾自喜
志高气扬
器宇轩昂
颐指气使
洋洋得意
得意忘形
高视阔步
春风得意
反义词
摇尾乞怜
低声下气
妄自菲薄
卑躬屈膝
心灰意懒
灰心丧气
垂头丧气
不亢不卑
谦虚谨慎
不抗不卑
以礼相待
低三下四
自惭形秽
奴颜婢膝
降尊纡贵
低首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