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首页
所有成语
搜索
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
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bá
shān
shè
shuǐ
跋
山
涉
水
感情色彩: 褒义词
【解释】:跋山:翻过山岭;涉水: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
【出自】:《诗经·鄘风·载驰》:“大夫跋涉,我心则忧。”《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跋山涉水,蒙犯霜露。”
【示例】:同样的青春,同样的年龄,有人~,为改变祖国一穷二白的面貌而感到莫大的幸福。 <br>◎魏巍《路标》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用于翻山过海走长路
近义词
航海梯山
远渡重洋
爬山涉水
远涉重洋
仆仆风尘
风餐露宿
四处奔波
风尘仆仆
跋涉山川
逾山越海
翻山越岭
到处奔走
长途跋涉
奔走风尘
跋山涉川
餐风露宿
不远千里
抗尘走俗
反义词
一路顺风
朝发夕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