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首页
所有成语
搜索
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
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gé
àn
guān
huǒ
隔
岸
观
火
感情色彩: 褒义词
【解释】:隔着河看人家着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去求助,在一旁看热闹。
【出自】:唐·乾康《投谒齐已》:“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嶂冷如冰。”
【示例】:他原是在~呀。 <br>◎郭沫若《南冠草》第二幕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
见死不救
漠不关心
置身事外
缩手旁观
坐视不救
袖手旁观
坐观成败
作壁上观
冷眼旁观
隔山观虎斗
坐山观虎斗
反义词
见义勇为
八方支援
扶危济困
唇揭齿寒
身临其境
当仁不让
唇亡齿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