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首页
所有成语
搜索
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
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dǎn
zhàn
xīn
jīng
胆
战
心
惊
感情色彩: 贬义词
【解释】: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出自】: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不由我不心惊胆战,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
【示例】:三藏见说,又~,不敢举步。 <br>◎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三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形容十分害怕
近义词
毛骨悚然
惶惶不安
如履薄冰
触目惊心
惊心动魄
担惊受怕
人人自危
胆战心寒
心惊胆战
惊恐万状
怵目惊心
战战兢兢
人心惶惶
胆战心摇
大惊失色
心惊胆落
面无人色
心惊肉跳
胆颤心惊
碎心裂胆
不寒而栗
胆战心慌
诚惶诚恐
提心吊胆
畏葸不前
怦怦直跳
心惊胆跳
反义词
逍遥自在
满不在乎
镇定自若
怡然自得
处之泰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