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首页
所有成语
搜索
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
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诚
惶
诚
恐
感情色彩: 贬义词
【解释】: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出自】:汉·杜诗《乞退郡疏》:“奉职无效,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
【示例】:一些成了惊弓之鸟的部员们算也~地先后把那段危险的地面通过了。<br>◎郭沫若《北伐途中》二十一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带有幽默或讽刺的意味
近义词
坐卧不宁
惶恐不安
胆战心惊
惊惶失措
坐卧不安
登高履危
触目惊心
担惊受怕
诚惶诚惧
反义词
心安理得
若无其事
淡定从容
无动于衷
满不在乎
处之泰然
静若处子
泰然自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