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首页
所有成语
搜索
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
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fù
tāng
dǎo
huǒ
赴
汤
蹈
火
感情色彩: 褒义词
【解释】:赴:走往;汤:热水;蹈:踩。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出自】:《荀子·议兵》:“以桀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挠沸,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晋·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示例】:有三个人,义胆包身,武艺出众,敢~,同死同生。 <br>◎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五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比喻奋不顾身
近义词
两肋插刀
历尽艰险
不避汤火
奋不顾身
像出生入死
冲锋陷阵
粉身碎骨
马革裹尸
探汤蹈火
出死入生
赴蹈汤火
赴火蹈刃
出生入死
肝脑涂地
杀身致命
反义词
贪生怕死